普通人,一天最多能喝多少酒?医生:若不控制,这3部位或会遭殃
喝酒的“安全区”并非人人适用
很多人都知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到底什么叫“适量”?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控制酒量,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对“安全的量”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
比如说,我曾经接诊过一位经常喝酒的患者,他从事的是会计工作,压力比较大,日常喝酒已经成了他缓解压力的方式。
起初,他每天喝几杯啤酒,觉得无所谓,毕竟大家都喝,朋友们也都说适量无害,但他未曾注意到的是,长时间这样下来,他的肝功能逐渐出现了轻度的异常。
最初,他没觉得任何不适,但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已经有了一些损伤的迹象,医生提醒他必须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甚至要求他禁酒一个月。
然而,当时他依然坚持自己不会喝得太多,直到医生提醒他酒精对肝脏的影响是逐步累积的,即便是看似不多的量,长期下来也会伤害肝细胞,导致脂肪肝,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这位患者并没有立刻意识到酒精的隐性危险,直到他开始感到疲倦和食欲减退,才明白过来健康并不是“无症状”就代表一切安好。
因此,虽然“适量”听起来是个简单的概念,但它并不是一个一刀切的标准,个体差异、体质差异都在影响着“适量”的定义。
加重心脏负担
我有一位患者,是个年约五十的商人,他长期每晚饮酒,他总是告诉我:“我这么多年都喝酒了,没感觉什么不舒服呀,喝酒不是什么大事。”
他平时工作繁忙,几乎每天都喝酒,喝的量也不小,每次酒桌上的酒量总是比其他人多一些。
初期他确实没有什么异常,直到他的一次常规体检报告,发现了异常的心脏指标,心脏的左室肥厚,意味着长期的酒精摄入已经对他的心脏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医生警告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心血管风险会逐步升高,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心律不齐等问题。
喝酒不一定会立刻出现问题,但它对身体的伤害是渐进性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通过外在的症状马上察觉到,直到某一天,检查报告出来了,问题才变得明显。
引发肠胃疾病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他有多年的饮酒历史,虽然他的酒量不算过大,但每天都喝一点,尤其是在晚上与朋友聚会时。
他总觉得自己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大量喝酒,便不以为意,然而,随着胃痛症状的加剧,他终于到医院就诊。
通过检查,医生发现他的溃疡情况已经很严重,胃黏膜几乎完全被酒精的刺激破坏,出现了出血倾向。
如果他继续饮酒,胃出血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最终,经过医生的建议,他完全戒掉了酒,症状才逐渐好转。
医生在给他诊治时指出,酒精不仅仅是伤肝,它对于胃肠道的危害同样严重,尤其是对于那些胃肠功能本身就弱的人来说,酒精会加速溃疡的恶化过程,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胃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喝酒并不是单纯的“少喝一点”就能解决问题的,酒精对身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任何一种疾病,若与饮酒结合,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酒精对大脑的伤害
一位长期饮酒的患者,是一位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由于工作压力大,他几乎每天都要喝酒放松自己,起初,他喝的是红酒或者少量的威士忌,觉得对身体没害。
然而,时光流转之间,他发觉自己越发难以集中精力,工作时总是心不在焉,记忆力也开始衰退,最终,他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开始感到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精神处理复杂的案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他被诊断为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医生提醒他,如果继续饮酒,可能会加速这一过程,并最终影响到他的大脑结构和功能。
长期的酒精摄入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一个心理和认知的隐性杀手。
酒精会改变大脑的神经化学平衡,损害神经元的结构,降低大脑的可塑性,导致认知能力下降,长期下来,甚至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或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脏、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伤害是潜移默化、渐进的,长期不加控制,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喝酒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林素芳.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4,8.15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