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滑板很容易坏?这些陋习要早改!
有的小伙伴的快速上板会有一个板尾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虽说听着是比较舒服,但是对板尾的损耗就不那么舒服了,这会导致你的板尾变薄,就会很容易出现板尾被削平了的情况。
那我们要怎么解决?很简单,快速上板的时候把滑板提高点
旋转搓脚位废砂废鞋底
滑板“陋习”有很多,常见的还得是搓脚...
很多滑手在做动作的时候都会搓脚,这样看上去和滑板损耗没什么关系,大不了鞋底穿个洞。但是砂纸上的砂粒其实是会掉的,这也就是一些滑手说板面比砂纸耐用的原因。
频繁的搓脚位不止会鞋底破洞,还会砂粒脱落,并且脱落的位置也正好是你最经常刷到的位置,这样就会让人以为砂纸比板面还不耐用...
桥的螺母位置拧太紧
1.主钉
一只桥上面会有三个螺母,每一个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个桥这三个螺母缺一不可。
也有许多滑手认为这是个道理,所以把他们滑板上的三个螺母都拧的紧紧的,以防螺母脱落...但这样只会对你的钱包造成更多的支出,比如主钉拧的太紧,你就已经会把PU压得很紧,何况你还需要在上面蹦蹦跳跳,压重心转弯。
拧得太紧就会加速你的PU报废,简单来说就是PU没有足够的回弹空间,我们只需要将螺母与螺柱持平即可,太松或太紧都会有不同的负面影响。
2.侧螺母
轴承相对PU,损耗的程度会更大一些,毕竟是由它来完成整块滑板的滑动,并且在落地时也是需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撞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强度的工作,其实一直都在爆开或变形的边缘徘徊,而侧螺母的松紧也还会对它造成额外伤害。
侧螺母松紧会影响轴承与螺母的间隙,空间过大就会给它提供更多的撞击空间,空间过小也会让它旋转的空间变小,撞击会形成爆轴,旋转的空间变小就会让轴承无法发挥出原有的速度,在一定的摩擦下,它还可能变薄...
频繁横刹磨损轮子
轮子应该是滑板里寿命最长的配件了,你可能一个轮子能用个小两年... 但是对于喜欢横刹,或者是做动作角度不够需要搓地的滑手来说,这个轮子并不能与正常滑手的一样持久,可能玩个大半年就会小了数圈,到最后人家看着就像是只有轴承在旋转了...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尽量找到光滑的地方滑板,也不要横刹不要搓地,但...怎么可能放弃这么帅气的动作呢?一年一套轮子,似乎也还能接受
脚位不准 易断板
板面被消耗最常见的方法是被踩断,通常是因为脚位不准确,强行落地导致的。
解决方法就是将动作练的更加稳定,能够保证基本每个动作都能稳定落在桥钉后再去挑战一些地形,以及做更多的事情。只有足够稳定,才能保护你的板面,保护你的钱包...
但我们也不要过于保守,适当的时候也要尝试突破自己,不要因为害怕受伤或者断板而留在舒适圈,长久以来就会很难再有进步。
最后,大家认为造成你滑板消耗最主要的是哪个环节?
上面说到的解决方法能不能有效的帮你解决问题?
欢迎在下方评论发布你的解决方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