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鲶鱼”,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法办? 胡大萌/文“北极鲶鱼”炫富事件,拖了200多天后终于有了调查结果,鲶鱼爷爷被一撸到底。此前,网友普遍认为鲶鱼事件大概率烂...

2025-07-29 23:36:09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大萌笔记,(https://xueqiu.com/7131987259/262842684)

胡大萌/文

“北极鲶鱼”炫富事件,拖了200多天后终于有了调查结果,鲶鱼爷爷被一撸到底。此前,网友普遍认为鲶鱼事件大概率烂尾,因为有网友曾向深圳交通运输局申请公布调查结果,但深圳交通局在答复函中表示,“经研究,您申请的公开信息不属于我局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依照相关规定,我局决定不予公开。”

深圳交通局不但拒绝信息公开,还在答复函末尾注明,“如不服本答复,可向深圳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个退了休的区级干部,闹到全网沸沸扬扬,媒体三番五次深挖,居然啃不动。当时看到新闻,我第一反应是,这案子要么很大,要么牵扯的人很多,不好办。

案子拖了这么久,现在居然办了,而且还连带一个交通局的党组副书记。看来,案子不大,牵扯的人也不多,只是交通系统是个盘根错节的地方,而且鲶鱼爷爷退休多年,领导也换了好几茬,办起来比较棘手,因而拖了时间。

交通,在经济市场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这些都是历史佳话。一个地区的交通是否发达,直接决定了其经济水平和经济规模,生产,创造价值;交易,产生溢价,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的自由交易,所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诞生在大江大河或交通动脉附近。

既然交易产生溢价,那交通运输部门绝对是要害部门、油水部门。晚清三大富商之一的盛宣怀,在其事业鼎盛期就执掌大清的邮传部,负责铁路、电报、交通等业务。1900年,盛宣怀反对慈禧支持义和团的做法,命令各地电报局将慈禧召集拳民的诏旨扣压,同时电告各总督不要服从召集拳民的旨意。在盛宣怀的运作下,长江流域和江浙的督抚们与列强签定《东南互保条约》,地方实力派开始与中央脱离,这也为日后民国的军阀时代埋下伏笔。

八国联军乱局之后,李鸿章准备入京和谈,临行前请盛宣怀与他同行,慈禧也宣召他入京,但盛宣怀认为时局艰难,清廷这个烂摊子不好收拾,于是推脱不肯奉诏进京。当时,清廷的主要收入诸如电报、矿业、海关、铁路等都在盛宣怀名下,慈禧对他也忌惮三分。因此,慈禧对盛宣怀的不肯奉诏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褒奖他保护了南方长江流域的和平,给了他太子太保的荣誉。

1905年,盛宣怀将手下的铁路业务交给唐绍仪,由此奠定了北洋政府初期权力巨大的交通系。交通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在北洋政府中有较多发言权,交通系出身的唐绍仪更是成为中华民国首届内阁总理。此后,经袁世凯秘书长梁士诒的多年培植,交通系逐步成型,到了段祺瑞时代,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新交通系在五四运动中倒台,随之地方军阀崛起,交通系逐渐走向没落。

交通系的鼻祖盛宣怀是晚清三大商人之一,“红顶商人”胡雪岩身后站着的是左宗棠,“大买办”盛宣怀背靠李鸿章,“状元实业家”张謇则与帝师翁同龢关系匪浅。三人都手眼通天,但结局都不太好,胡雪岩身死财散;盛宣怀在辛亥革命前逃亡日本,后被没收全部家产;张謇搞了一辈子实业,晚景凄凉,以破产收尾。

商人,应正当赚钱;官员,该清白为官;官和商搞到一起,早晚翻车,哪怕是主管交通运输的内部人。此次“北极鲶鱼”事件的通报中,两位落马官员均有“亦官亦商,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的描述。看来,这两位交通部门的领导似乎都不太会开车,为官一方也不知系根安全带,最后翻车当然也是情理之中。

抖音账号直播封禁多久能恢复正常?直播封禁无限期还能解封吗?2025-01-06 08:19:566429浏览
含箭和归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