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睿的两种结局

2025-05-25 23:13:06

若是论起《琅琊榜》中最让人喜欢的几个角色,其中必有这位谦逊宽厚、中正平和的琅琊公子榜次席——萧景睿。无论为友为子,景睿从来都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纵然被最敬重的朋友以最残忍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失掉谦谦君子的气度,长亭相别的一番论理,更使得温润如玉的形象跃然纸上。

萧景睿的身上最大的负担,就是上一辈的恩怨。而萧平章与萧元启也承担着上一代的是非,路原与莱阳王的罪行将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但是囿于身份,之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两人最终的结局似乎在讲述着萧景睿的两种结局。

相对而言,萧平章在为人处事上更像萧景睿,就好像书中提到他用芝兰玉树来形容一般。做人谦虚恭谨,做事一丝不苟,对内孝敬父王、护佑妻弟,对外忠君守礼、保境安民。纵然发现了昔日的真相,也能跳出身份的局限,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起因于与结果。这点就好像是萧景睿在长亭与梅长苏告别所言一般:真正刺痛我的是真相本身,而不是揭开真相的那双手。

萧元启一出生也是带罪之人,而莱阳太夫人却因为仇恨可选择让他被人忘记,沉寂一生。这与其说是一种保全之策,不如说是因为对过去的否认而采取的一种逃避问题的方式。太夫人这份心头的执念一直没有被解开,最后被他人利用,被涂上了其他的颜色,进而带着萧元启一步步走向深渊。

二人对于仇恨的不同态度,一方面是自身境遇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外人引导不同。自被长林王收养,萧平章不仅承担着如同至亲一般的呵护,也承担着重于泰山的责任与来自众人的期望。所以他把事事都放在自己身上,哪怕是萧平旌自作聪明受伤也归咎于自身的大意。而自从母亲去世后,萧元启一方面承担着仇恨,另一方面承担着自己难以施展的抱负,再加上濮阳缨在一侧的挑拨,很难不走入歧途。即便萧平章用相同的身份劝慰他要正视自己父母所犯下的罪行,也没能挽回这个日渐被仇恨吞噬的小侯爷。

相同的遭遇,却是不同的结局。萧景睿面对谢玉手书,以大义当先,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当庭上书,而不管这件事得益最大的就是梅长苏;萧平章面对北境危机与兄弟性命,不惜牺牲自己换得两全的结局;而萧元启以东境十州百姓的生死为代价,为自己的功业铺路,借东海的刀来斩杀自己的政敌,最终落得一个一无所有的结局。

无论是书中还是剧中,都留了很大一部分来描述萧元启的挣扎,无论是将自己母亲的手书交给萧平章,还是在与墨淄侯交易时的义正言辞,他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他自己也明白,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没有回头路了,除了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而萧平章在做出选择时只是犹豫妻子的看法,却并没有考虑过自己。蒙浅雪希望他选择自己,却又怕他因为选择自己而后悔终生。从沙场去世,使得萧平章忠君爱国、敬父护弟的形象更加完整。

写在最后:正如最后萧平旌劝诫小皇帝一样,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在于血脉,而在于在今时今日自己决定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萧平章与萧元启做出了选择,也就必须承担选择的结果,这结果不仅是自身的生死,还有后人对他们的评说。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半命名。小白运营,欢迎各位看官不吝赐教。日后一定拿出好的作品供各位欣赏。

个人搭建独立博客,哪个程序比较好用
现实中的大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