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容易遗忘的养生手法——鸣天鼓,可保健强身,还能延缓衰老!

2025-06-05 20:14:35

“鸣天鼓”是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老强肾按摩法。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就易致头晕、耳鸣。

“鸣天鼓”的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360次,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

睡前鸣天鼓还有助改善睡眠状况。肾虚患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睡眠不好,每天睡前鸣天鼓不仅能养神安神,还能促进睡眠,尤其对老年肾虚失眠更为有效。

鸣天鼓则通过掩耳和叩击对耳产生刺激,因此,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的功效,经常做鸣天鼓可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中医认为,耳与脏腑紧密联系:耳尖(耳朵最上端)代表心,耳廓代表脾,耳皮肉代表肺,耳背代表肝,耳垂代表肾。鸣天鼓,能够刺激耳朵上上脏腑的反射区,温养五脏、运行气血,对延缓衰老,健康长寿!鸣天鼓的手法: 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

每天睡前坚持重复做81次。注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朋友不适合做鸣天鼓这样的保健动作。

展开全文

所谓“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说的就是“叩天钟”。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它器官也有很好的锻炼。

叩齿的方法主要有三,即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一般来说,牙齿好者重叩,牙齿不好者宜轻叩或轻重交替叩。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中医认为,肾生骨髓,肾气实则齿更发长。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叩天钟”和“鸣天鼓”都是非常简单的养生之法,值得大家一试。只需利用早晨或睡前的一点时间,不管你是在上班途中,还是躺在床上都可以做,每天坚持下来,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延缓衰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雀巢(Nestle)奶粉京东自营旗舰店
组装一台电脑需要多长时间,仅需3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