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一部iPhone赚70,一个大牌包赚20,中国制造谁能懂

2025-09-01 08:41:21

到了下半年,苹果的最新手机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iPhone 12一再跳票,但对于这部苹果历史上的首部5G手机,市场的期待还是很高。

一部新款的iPhone手机,售价少说在5000元以上,高配置的达到万元。不过大量的iPhone并不是在美国制造,而是在中国,比如富士康。那么富士康作为代工厂,生产一部iPhone能赚多少钱?

这个问题早就有媒体曝光过,以前iPhone 7的时候,富士康代工一部的费用只有——5美元。是的你没有看错,5美元,30多块人民币。

前两年售价高达万元的iPhone XS Max,富士康代工费用也不过是9美元或9.5美元,不超过10美元,算起来70块人民币都不到。现在做iPhone 12,富士康的利润估计也差不多。

中国制造业代工的微薄利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据媒体报道,东莞有一家为Prada、Burberry、Coach等国际大牌代工包包的企业,一年要做大约160万个名牌包。利润是多少呢?

一个售价3000元的Coach包,卖给香港贸易公司是120元,成本占100元(45元材料成本、20元人工、35元水电租金),利润只有区区20元。

展开全文

你说如果这家企业自己做包,与国外大牌同等的材质和用料,结果会怎么样?事实上有的代工厂确实在这么做,但他们发现自主品牌的包,连300元都难卖。

中国制造业这么多年,技术有了,人才有了,缺的就是品牌。当然,中国制造业也有自主品牌打出来的例子,比如华为、小米、海信、格力、格兰仕这些,他们靠着修炼内功,熬过最痛苦的一段时期,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比如格力,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广告语叫做"掌握核心科技",格力创立之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厂,靠做电风扇扭亏为盈。后来格力把拳头集中于技术创新,逐渐闯出市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格力对研发的投入竟然不减反增。事后有人说,格力有"保暖措施",就是核心技术,在市场份额缩减的时候大家还是选择格力,因为它是最好的。

其实中国很多走出来的制造企业,真的不容易。他们的质量不俗,性价比更是超过了许多国外大牌。

比如国内厨具龙头品牌苏泊尔,厨房小家电的性价比一直很高,最近又与拼多多"多多电器"展开活动,在自己让利和拼多多百亿补贴两方面作用下,电磁炉、绞肉机、电饼铛等厨房小家电直接降到了百元档位,60多万消费者在线参与。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国货,因为我们支持了它们,它们也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与其花大价钱买国外品牌、实则为中国代工的产品,为何不花1/10的价格买中国产品?国货当自强,国货也更应当得到我们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ltium Designer软件界面右边Libraries(库)不见了;界面下面的system不见了;
华为麦芒5评价(华为麦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