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尚道士自称“贫僧”和“贫道”?表示自己很穷吗?

2025-05-09 16:47:23

《西游记》里,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台词是唐僧的:“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取经。”而在《射雕英雄传》里,全真道士丘处机的台词则是:“贫道平生所学,稍足自慰的只有三件……”

图:唐僧的经典台词

那么,和尚和道士为何自称“贫僧”和“贫道”?是表示自己很穷吗?

错了,这里的“贫”并不是指“贫穷”。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但印度的和尚并没有“贫僧”的自称,这个词完全是中国本土自创。佛教刚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僧人也是自称“贫道”的。

图:和尚最早也是自称“贫道”

佛经的《百论疏》解释道:“贫道者,乏圣道之义,是沙门自谦之称。”

“贫”是“乏”、“少”,“道”是“圣道”、“修行”,对人自称“贫道”就是谦称自己修行还没到家的意思。

图:民国时期的道士

再到后来,“贫道”成了道士的专用词,而和尚则用“贫僧”代替,尼姑则自称“贫尼”,都是自谦“道业不足”的一个道理。

说到这里,有同学肯定要说:现在寺庙都很富有,哪里还有“贫僧”?

图:寺院的法会

其实,佛教戒律规定:“一切亡比丘物,尽属四方僧。”也就是说,寺庙是经济共有的,僧人出家后是没有私产的,所有衣食供给、生老病死都是由寺院承担的,逝世后的遗产也归寺院共同持有。所以,有个民间俗语叫“富庙穷和尚”,也有几分道理。

5000克等於幾斤
女足世界杯四强出炉:澳大利亚点球大战过关,英格兰逆转晋级_手机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