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与排查治理(91页)

2025-10-18 17:07:54

培训教育不到位(员工不懂风险、不会应急);

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未闭环管理、记录造假)。

二、隐患分级标准

根据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隐患分为两级:

一般隐患:危害较小,可当场或短期内整改(如警示标识缺失、临时用电不规范)。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事故,需停产停业整改(如危化品储罐腐蚀泄漏、建筑结构严重开裂)。

三、隐患排查方法

1. 排查组织方式

日常巡查:班组每日检查设备、环境及操作规范;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风险(如消防、电气、危化品);

季节性排查:针对汛期、高温、冰冻等特殊气候;

节假日检查:节前停工和复工前的全面排查。

2. 排查技术手段

目视检查:观察设备状态、人员行为;

仪器检测:使用气体检测仪、红外测温仪等工具;

数据分析:通过监控系统、事故记录识别高频隐患;

员工报告:建立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如“随手拍”平台)。

四、隐患治理流程

1. 评估与分级

对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可能性×严重性),确定整改优先级。

2. 制定措施

立即整改:如清理障碍物、更换破损防护罩;

限期整改:制定方案、责任人和时间表(如设备升级改造);

重大隐患治理:停产后编制专项方案,报监管部门备案。

3. 验收闭环

整改后由安全部门复核,留存影像和签字记录;

重大隐患需第三方机构评估验收。

4. 持续改进

分析隐患根源,修订制度或操作规程;

通过培训、奖惩机制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五、治理关键要点

责任制落实:明确企业负责人、部门、岗位的隐患排查职责;

双重预防机制:将隐患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结合,实现源头预防;

信息化管理:使用隐患排查APP或管理系统,实现动态跟踪;

员工参与:通过安全文化宣导,提升全员风险意识。

隐患治理需遵循“全员参与、分级管控、闭环管理”原则,通过系统化排查和科学整改,将事故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建议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法规,定期更新隐患排查清单,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资料免费分享-ppt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南非世界杯伊朗为什么没出现
国内著名笑星 著名笑星有哪些? 国内著名笑星排行榜